可能我比較保守。幫那麼多企業取過名字、做過品牌,「Rogy」這個名字的取法,仍然還是我會儘量避免的那種。
這則原本是我今天早上在Facebook上的一則留言。通常我在Facebook上的留言不會寫得太明白,大概就只會寫上面的引文這一段,但寫成短文的話,就會稍微多講一點背後的想法。
這個名字的點(我不說是「問題」),在於跟英文俚語中常見的「Orgy」這個字看起來很像,只差在兩個字母調換而已。
從一般字典上查,「Orgy」的意思是看起來比較正常的「花天酒地的生活」;但事實上在口語中的意思會比較接近Urban Dictionary中定義的:
「群交派對」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取名者清楚知道這層意思,而就是要刻意這樣取,引發外界的討論和注意。
這一點在頭腦比較開放的年輕人之間,並非沒有可能,我也可以理解這樣很帥;不過作為新創公司的名稱,難保不會碰到腦筋比較保守的企業家、銀行家、投資人,也很難預測這名字會在什麼地方爆炸。
查了一下這家公司在Kickstarter上的募資網頁,讓我覺得取名者應該是刻意的(或是完全沒有意會到這一點):

在開頭圖片中,作為標準字的「Rogy」寫法,至少還有大小寫的區別,除了對文字特別敏感的人(如我)之外,還有可能不會留意到;但如果如上圖中全部大寫為「ROGY」的話,真的是看錯不能怪人眼殘了。
另外還有一些狀況,是在應用面上可能會碰到的:
- 在口語溝通時,例如自報公司名稱、或是上台簡報的場合,只要舌頭稍微滑掉一點,「羅吉」很容易就會變成「歐吉」;
- 好吧,那就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念,「本公司名稱叫做R-O-G-Y……」;如果是在英語系國家,我想台下的(至少)男性應該很少不會想笑的;
- 別忘了,大家的手機上還有一個萬惡的功能叫做「自動修正」(auto-correction),會非常流暢的曲解你原來的意思,在英文環境下特別有用;我無法想像、你可能也不會知道,「Rogy」會在多少email和訊息往來中被自動修正掉……。


The 45 Funniest Autocorrect Fails Of 2014
This one goes out to all the moms who got iPhones for Christmas this year. Moms and dads are an undeniable theme in the texting mishaps we see ever…
不過,或許上面講的這些都不會發生、而且我很小心的沒有說這個名字是「問題」,只是說我依據自己的工作應驗,不會這樣幫企業客戶取名而已。
但好吧,Rogy的各位,你們贏了,我記住你們公司的名字了。
Facebook回應